中国隐形战机数据疑外泄 工程师沦间谍被判死刑
中国现在也面临先进军事科技外流的危机,官媒《环球时报》昨(19)日报道指出,根据中国国家安全部调查,刘姓退役工程师因积极向国外情报机构盗卖情资,近日被法院判处死刑,其中可能包含新推出的FC-31(现为歼-35)战机数据。
据《环球时报》英文网昨日报道,中国国家安全部消息人士称,刘志军曾担任中国一家国防技术研究机构的助理工程师,在未能晋升后感到不满,导致他秘密复制并保留了大量机密文件。 辞职后,他最初加入了一家投资公司,但高风险的股票投机和非法信贷,使他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,迫使他寻求其他收入来源,最终决定盗卖国家机密。
据报道,刘志军联系了一家外国情报机构,为了促成交易,他将敏感文件分割打包,还制作了详细的目录,并开设多个网络账户来接收付款。 中国国家安全部表示,刘志军为了避免被发现,使用匿名的IC卡和SIM卡,且频繁更改通讯方式,同时使用多个预先安排好的代号名称进行秘密交易。
报道称,刘志军6个月来走访了多个国家,泄漏了中国关键的国防信息。 然而,最初向他购买机密数据的外国情报机构,在以低成本获得信息后,很快就与他断绝了联系。 刘志军非但没有停止活动,反而更积极的寻求盗卖机会,并试图重新与外国特工接触。 他的行为引发了中国国家安全机构的密切关注,这些机构监视他的行动和通讯,最终将他逮捕。
中国国家安全部的文章称,刘志军被判有间谍罪和向境外非法提供国家机密罪,最终被判处死刑,剥夺政治权利终身,这反映了他行为的严重性。 中共当局强调国家安全仍然是重中之重,并警告间谍活动和未经授权传播敏感信息的行为,将受到最严厉的法律制裁。
军闻网站《Defence Blog》也报道,刘志军试图出售的机密信息之一是歼-35的验证机FC-31,作为以匿踪性和先进作战效能为设计的下一代飞机,其技术细节被视为高度敏感。
页:
[1]